我總是說,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場無法重來的養成遊戲。 
你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動,都會對於將來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 
所以,後悔沒有意義,只能坦然接受這樣的結局。 

但如果,我們的人生真的有機會重新開始呢?你會作出什麼樣的選擇? 
回到過去重新開啟人生的機會,主角竟想要原封不動?

我的第二人生,是從十歲那年的聖誕節開始。 

雖然得到了可以修改一切的機會,
但不管我如何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一件想要修改的事。
我的願望是「完整重現我的第一人生」。 

儘管我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但事情卻依然逐漸脫軌彷彿在為第一次幸福的人生還債般,
我的第二人生急速墜落—— 
只可惜,一切並不如主角想像中那麼順利。

他不但沒有成功的重現有限記憶中的幸福人生,
反而成了一個連自己都覺得厭惡的陰沉少年。
告白失敗、家庭氣氛惡劣、跟妹妹如同陌生人、在學校被欺負,
甚至連一個勉強可以稱得上朋友的談話對象都沒有。

明明是同一個人、從同樣的起跑點開始,
為什麼兩次的人生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我想,就像書中所說的:

「舉例來說,在長跑比賽裡,
一百個選手中總有個老是得第三名左右的人吧?

不過那個人應該也是以第一名為目標,
最後才會跑出第三名的成績,
假設他一開始就以第三名為目標跑步的話,
最後一定是拿到第七名或第九名吧?

我想我犯下的錯,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從這邊開始,全書便逐漸進入最最重要的主旨:

人生會邁向幸福或者失敗,
完全取決於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

在做實驗時,裡頭有個最重要的條件,叫作「操縱變因」。

操縱變因的數目只有一個,是為達實驗目的而改變的變因,
經由改變這個操縱變因的數據可以得知,
該因素對於整個過程及結果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也許對上天來說,讓主角重回到十年之前,就是一個小小的實驗吧。

主角因為曾經擁有過幾乎稱得上完美的第一人生,
在除了自己的記憶以外,什麼都沒有改變的情況下,
一心追求重現第一人生的他,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悲慘生活。

因為其他的一切都跟第一人生一樣,
所以搞砸第二人生的罪魁禍首,一定就是他。
除了自己,他沒有辦法怪罪任何人。

但因為記憶中滿滿都是當時的自己過得多幸福多滿足,
他不知道該如何拯救這已經失敗了的第二人生,
只能任由這樣的情況不斷的惡性循環下去。

更慘的是,當他好不容易提起了一點僅存的勇氣,
努力念書考上了跟第一人生中的女友─「亞彌」同樣的大學,
卻發現,自己在第一人生中的位置,卻早已被另一個人取代。

十八歲那年的春天,我遇到了我的「分身」。
他忠實地重現出我的第一人生,
搶走了我的女友,又奪走我原有的幸福人生。 

最令他挫折的是,這個情敵「常葉」,
無論是個性或外型,完全就是他記憶裡第一人生的自己!

「如果對方是一個完全不同類型的男人的話,
我只要表現出我的優點就可以了。
而我知道亞彌會喜歡我,因為人的喜好不會輕易改變。」

在第二人生中個性變得越來越扭曲的主角在自知無望而不知所措之下,
甚至開始跟蹤分身「常葉」,想要神不知鬼不覺的殺了他。
但,妹妹的離家投靠,以及與昔日同窗的偶遇,
讓主角的心態慢慢有了改變,開始相信,現在開始努力還不算太晚。
也是在這段時間裡,他終於發現自己到底犯下了多大的錯誤。

原來從一開始,他就弄錯了對象,
原來屬於他的真命天女,是那個他一直偷偷鄙視著的柊。

只不過,隨著第一人生的終結點越來越接近,
主角腦海裡的記憶,也越來越鮮明:

我突然回想起,在二十歲的聖誕夜,女友和我發生車禍身亡。
 一切,就是從那一天倒轉又重新開始
── 眼看著「分身」和女友開著車迎向那一刻時,我該怎麼做?  

最後的結局,就請大家自己去找書來看吧,
在這邊我就不爆雷了~(燦笑)

我只能說,不是第一人生也不是第二人生,
主角真正的人生,從這一天過後,才正式展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