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推理小說常常會有一些天馬行空之作,
雖然有的推理迷覺得這樣的作品不夠嚴謹,
但我倒是十分享受這種有趣又不失推理樂趣的新推理。

這本《靈機一動的機率──經濟學探員  伏見真守》,
書名可不是噱頭,裡頭的主角,真的就是個行為經濟學家!


比「伽利略」湯川學還難搞、比「死亡筆記本」L還特異的名偵探! 
 百人搜查團隊束手無策的連續犯罪,只靠經濟 學怪咖一句話就破案!? 

「我能偵破的命案只有30%。」 
加入連環殺人案偵查總部的他,居然是經濟學家?

 川崎市高津區發生連環殺人案,成員超過一百人的特偵總部開始辦案。
從行凶手法可以斷定是單一人物的犯行,
但是經過一個月還是找不到任何破案的線索 。

就在這個時候,犯罪側寫師盛崎一臣以及行動經濟學家伏見真守加入特偵總部。
伏見從經濟學的獨特角度辦案,認為本案並非單一人物的犯行。

經濟學偵查員是否能查出真凶?

一開始看到以經濟學家為主角的人物設定,
我還以為這本作品會東川篤哉一樣,比較偏KUSO搞笑,
但是讀了之後才發現,不只是劇情或是行為經濟學的相關知識,
包括為何安排讓行為經濟學家成為破案關鍵,以及關於罪犯測寫的描述,
在在十分紮實,看得出來作者在這方面下了許多苦心研讀。

首先,是被稱為「經濟學探員」的主角,伏見真守,
嚴格說起來,他其實是「行為經濟學家」而不是「經濟學家」。
蛤?兩個差在哪裡?相信大家都搞不太清楚這兩者的差異,
於是主角也在書中對其他人解釋了超多次XD

總之,最最最簡單的狹義說法,
就是「經濟學+心理學=行為經濟學
而更詳細的差異...就跟和伏見搭擋的女警麻耶一樣,
大家都搞不太清楚啊哈哈哈哈~(被揍)

也是託整天想著辭職落跑,而且完全不懂經濟學的懦弱女警麻耶之福,
伏見總是盡可能的用最淺顯直白的方式解釋他的想法跟分析,
每次都是麻耶懂了,正在看書的讀者(我)也懂了!
這兩個搭檔的組合雖然很跳tone,但其實超完美的啊XD

我很享受一邊看推理小說一邊學習新知識的過程,
像是書中最常出現的「偏誤」(cognitive bias)一詞,
指的是一般人常以經驗法則或直覺作為決策的依據,
沒有辦法客觀理性的分析線索數據,就會產生錯誤的判斷。

你看看,是不是超專業!
誰說閒書沒用,看小說也是可以輕鬆愉快又長知識的,
說不定還比那些為了考試而死背強記的東西記得久咧!

除了擅長行為經濟學的伏見真守,
另外一位專業人士:犯罪側寫師盛崎一臣,
也展現了作者背後的苦心,以及讓此案更加完美的破案。
畢竟,行為經濟學只能夠適用在被利益驅使的「理性殺人」,
70%的案件都還是要靠犯罪側寫師來分析兇手性格。

結合犯罪側寫師跟行為經濟學,達到100%破案率,
不止是本書主角伏見真守的理想,想必也是作者的理想吧!
不知道何年何月,台灣的警探才能夠重視這塊啊...Orz

緊湊的劇情發展、簡顯易懂的新知識,
以及貼近日常生活的案件內容跟人物性格,
讓這本《靈機一動的機率》讀來十分愉快流暢。
就像書中是悲觀又沮喪,對自己完全喪失自信的女警麻耶,
也從永遠是一號表情的伏見那兒,得到了繼續努力的力量。

雖然看到最後,兇手的揭曉讓我覺得...好悲傷。

嚴格說起來,這並不是一個十分精細的犯罪,
常看推理小說的讀者,從劇情描述中應該就可以多少猜到元兇,
兇手之所以能夠一直逍遙法外,很多部份都是因為「巧合」,
只是...背後的理由有多複雜,卻是所有人都沒料想到的。

就像「微笑型憂鬱症」(smiling depression)一樣,
很多時候,悲傷跟扭曲並不是那麼顯而易見的...
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孩子,也許就在你我身邊。

石川智健的伏見真守系列,目前已確定會繼續出版續集,
希望在下一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充滿幹勁的麻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