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著書中的這些法律案例,
我不只一次想要大聲吶喊:
「這樣也能判刑,太扯了吧!」


一場跨種族的婚外情,竟迎來死刑判決!  

1986年,在阿拉巴馬州門羅維爾,
一個因《梅岡城故事》而知名的小鎮,
發生了一起搶劫謀殺案:

一名年僅18歲的白人女性,
被發現陳屍在工作的洗衣店內,震驚了整個小鎮。

冤案主角華特.麥可米利安是非裔美國人,
他的婚外情對象是名白人女性,
完全違反了當時美國南方對於跨種族間不得交往的社會風氣,
儘管他沒有案底,卻已被打上危險人物的標籤。

案發後沒多久,
他就被警方以另一案件為藉口拘留,
但偵詢的卻都是這起謀殺案。
檢警刻意不採用對麥可米利安有利的證詞,
卻找來假證人捏造完全不足採信的證詞。

1988年,在少女命案遲未偵破的時間和輿論的壓力下,
就這樣草率地將這件謀殺罪名安到麥克米蘭身上。

談論正義的時候,我們認為自己所指的是什麼? 

作者布萊恩.史蒂文森畢業於哈佛法學院,
曾獲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現為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
這本書不是小說,而是他在過去三十年間的真實經歷。

全書以第一人稱書寫,共十七章:
以被錯誤定罪的「華特案」故事為主軸,
穿插作者在過去三十年間經歷過的其它案件。

他曾為許多受虐或遭忽視的未成年犯罪者、
弱勢者、精神異常者等辯護,
許多案子都非常非常...誇張,
讓人對於判刑時的草率大為震驚。

根本就沒有可靠的物證,
憑著另一個罪犯漏洞百出的供詞,
就可以把「不討喜」的嫌疑犯判死刑?

在死刑的裁判權上,
「定案」成了比「公正」更優先的考量。

對於人性我並沒有那麼樂觀,
也依舊認為死刑的存在有其必要性,
但無論死刑是否存在,都只是假議題,
更該檢討的是審判過程中的偏見、歧視、謬誤。

看似完善的司法體制,卻依然創造出多不勝數的冤獄。
唯一能夠彌補的,只有慈悲、關懷,以及同理心。

作者希望藉著《不完美的正義》一書,
讓更多人了解司法制度,尤其是關於大規模監禁和極刑。

在作者布萊恩.史蒂文森剛開始執業的時候,
社會上依然充斥著對於有色人種的歧視、排擠,
就連畢業於哈佛法學院、身為執業律師的他,
也曾經因為膚色而遭受沒來由的懷疑、指控。

被定罪的那些人,不一定如我們想像中那麼罪大惡極,
但如果我們懷抱著恐懼、憤怒,不願意接近並了解,
難保有一天,這些不合理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可能我們也會需要別人的幫助、也會需要別人的原諒,
會需要別人的一點點信任與善意,讓我們繼續懷抱希望、重新鼓起勇氣。

雖然《不完美的正義》中的大多數案例,
都充滿著令人簡直難以置信的輕率判決&殘酷現實,
但,也有不少判例,我們可以看見人性的美好。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個極端歧視黑人的獄警。

本來以虐待犯人為樂、痛恨有色人種的他,
原來也是輾轉在多個寄養家庭間渡過不快樂的童年,
當聽到負責的那個犯人的經歷,他才發現,
原來自己一直沒有把過去不快樂的經歷放下,
原來,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比他過得更悲慘。

一杯巧克力奶昔看似微不足道,
卻是已崩潰的心靈所需要的唯一救贖。

如果你保持著距離,就無法理解到最重要的東西…… 

其實,我們都有著破碎的靈魂,
都期待被修補、需要被了解、渴望被治癒。

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
我終於能夠理解為何有人會為了受刑者的人權而不遺餘力。
因為那些被判刑的,不一定真的是兇手;
因為那些兇手,並不一定多麼罪大惡極。

布萊恩.史蒂文森追求的依然是正義,
只不過是沒有歧視、懷著慈悲的正義。

雖然最後華特成功洗刷冤屈獲得釋放,
但當布萊恩想到無奈的受害者家屬,依然覺得哀傷:
他們失去了寶貝女兒,真正兇手卻沒有繩之以法。
他所作的這些努力,對於受害者家屬來說,
會不會反而是二次傷害?

這些疑惑,書中明白沒有說出,卻不言而喻。

只是,人皆生而平等。
我們不能因為怨恨、悲傷或是憤怒,
而去傷害不應該傷害的無罪之人。

所以,我們的力量有限。
雖然無法面面俱到的拯救每個人,
但只要大家都努力一點點、仁慈一點點,
也許這個世界上的傷害與對立,也就能夠更少一點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