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系列作1~6集後,
才開始寫心得短評而且簡單帶過,
這樣到底算是認真還是偷懶XD
很難過、很悲哀,很殘酷。
在這個故事裡,所有的盼望都是轉瞬即逝的泡沫,
努力想要掙脫泥沼卻讓自己陷得更深,
看似美好的救贖卻隱含著更多的謊言。
全書濃烈地洋溢著對雙親的恨與怨,
對於成長環境如此異常的不甘心,
這三個孩子,懷抱著同病相憐的心情,
互相舔拭著傷口,同時也互相傷害。
《寄生上流》裡的一家人至少還有彼此,
《安傑爾之蝶》裡的三個孩子,卻誰也沒有。
如果光只有看主角一人的故事,
還可以說它是因為自暴自棄,才過得如此孤寂,
但最後最讓我感到悲哀的,反而是看似光鮮亮麗的秋雄,
他拼盡全力想要擺脫過去、想要努力向上,卻墮入更深的深淵...
至於伊純,則是另一種悲哀,專屬於女性的悲哀。
說它灑狗血,某方面而言也的確是,
但它灑得不只極為濃烈且令人印象深刻,並洋溢著惡臭,
能作到這種地步,也是實在是值得讚賞啊。
--
正因為書中的內容太貼近現實,
所以顯得格外令人毛骨悚然,
對於正在撫育10M小娃的我來說,更是如此。
正如同主角旁觀著被攤在審判台上的那些家庭瑣事...
「因為是很貼近自己的事,所以才會覺得恐怖。」
撫養幼兒過程中的沮喪、焦慮、自我懷疑,
那些分不清到底是說者無意還是刻意為之的刺耳言語,
那些日復一日逐漸磨去所有耐心及餘裕的瑣碎小事,
以及不著痕跡的貶抑、理所當然的否定。
跟《82年生的金智英》相較之下,
《坡道上的家》顯得瑣碎混亂,
衝擊力道跟尾韻都相對不足。
但也許對於某些人來說,
這樣摸不清頭緒、沒有結論也沒有是非,
最後依然只能繼續過著跟往日一樣的生活的故事,
反而更貼近她們的日常,也更令人有感。
我想我很幸運,能夠遇到各種事情讓我提前覺醒,
而沒有跟書中的主角一樣,始終,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
非常有趣的設定,很濃的日劇感,
大多時候都很溫馨,有的時候也有點感傷,
隨著這個亂七八糟的大家庭一起吵吵鬧鬧,
我就這樣一口氣看完了前六本!
沒錯,是六本,而且之後也會繼續讀下去XD
不過,因為本系列冊數多、故事也多,
所以接下來我應該就不會另寫心得記錄了,
簡單敘述一下讀到目前為止的感想就好。
雖說所謂的日常推理,本就沒有謀殺、沒有犯罪,
但這系列的「日常」感更濃,常常讓人忘記推理這檔事,
單純把它當小品故事來讀,也很美好。
喔對了,雖然是環繞著古書店一家人的故事,
但因為這家人實在太亂七八糟(稱讚意味),
反倒讓「書」這個元素顯得沒那麼濃厚?
雖然還是很多跟書相關的事件,
但總覺得這一家人不管是不是經營古書店,
都一樣會發生很多值得寫成小說的事件啊XD
--
大家還記得《山茶花文具店》嗎?續作來啦!
(有寫等於沒寫的閱讀短評,但還是重溫一下:
https://soukeanu.pixnet.net/blog/post/466977227 )
記得當時我很喜歡《山茶花文具店》,
但不知是否現在的心境改變了,
讀這本《閃亮亮共和國》的時候,
雖然看到大家都幸福快樂我是很開心啦,
總覺得有點太...理想化的美好。
最近剛上市了下一本續作《暖和和手套國》,
但我還沒決定是否要繼續追下去,
因為比起來,常常一團混亂的《東京下町故書店》,
更讓我有「日常生活」的感覺呀!
--
以「針灸師」為主角的聯作短篇集,
雖不算是上乘之作,但還算有趣,
唯一的缺點就是我覺得末尾有點兒牽強,
以及對於羽原圓華的「能力」著墨過少,
如果能夠發展成更完整的系列,應該會更有趣。
沒想到,懷抱著這樣的心情上網查了之後,
才發現它跟《拉普拉斯的魔女》算是系列作,
ㄟ...《拉普拉斯的魔女》我似乎有買,但內容忘光光啦!
只記得我實在不是太喜歡那本...(小聲)
只能先將這兩本列入待重讀清單,
但還是忍不住想要抱怨一下,
既然是系列作,何必弄得這麼隱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