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來定義,我會將這本小說稱之為「富含懸疑氣氛的文學小說」。

 畢竟本書的文字、意境之優美,已經超越了一般懸疑小說的範疇。 
每字每句讀來清淡幽雅,但又有著莫名的震撼力...
我想,是因為書中隻字不提卻無所不在的,「孤寂」。 


 丈夫過世半年後,獨居家中且年過八十的露絲,開始夜不成眠,
她經常半夜從睡夢中驚醒,堅信有大型動物闖入家中,她覺得是一隻老虎。
露絲有兩個兒子,一個在倫敦,一個在香港,始終沒有時間回來陪伴年邁的寡母,
他們只能靠電話安慰母親:「澳洲怎麼可能出現老虎呢?」 
是啊,澳洲怎麼可能出現老虎呢。

即使她聞到牠的氣味、聽見牠的聲音,甚至看見牠造成的傷害,
但自始至終,露絲都沒有親眼看到那匹老虎。

顯而易見的,這匹老虎不過是一種十分鮮明的隱喻,
雖然作者並未言明這匹總是與露絲玩著捉迷藏的「虎」究竟代表什麼,
但就我看來,那其實正鮮明的描述出獨居老人心中的「孤獨」是多麼具有威脅性。

即使露絲努力地給自己訂下許多不成文的規矩,
努力地想要不打擾遠在他鄉的孩子們...
孤獨卻化為「虎」,在夜裡悄然而襲。

直到某天,一個體型龐大的女子芙烈達前來敲門,
拎著巨大手提箱的她,聲稱自己是政府派來的看護婦。
露絲年輕時曾隨丈夫派駐到斐濟,身軀巨大的芙烈達正像來自斐濟的女子,
於是露絲扭開門鎖讓芙烈達進屋裡來…… 

不知為何,從一開始我就對芙烈達有著莫名的不信任。

也許是看多了關於獨居老人的社會新聞,
或者是受了作者在字裡行間給的暗示,
我總覺得這樣一個女子要欺瞞露絲,是太過容易的一件事情。

書中優雅而又真實的描寫兩位女性間的信任、猜忌與恐懼,
不只是對於對方,同時也是對於她們自身。
尤其是在後期,露絲的記憶出現了連自己都明顯可見的缺漏,
芙烈達的一舉一動更令人覺得難以揣測。

到底是露絲同意過,卻又忘得一乾二淨?
或是芙烈達利用露絲的善忘,而轉黑為白?

讀著那些看似溫暖的互動,我卻始終無法拋下心中的不安,
即使她的確為露絲的生活帶來許多快樂與安穩。

如果沒有芙烈達的出現,無疑露絲的會更加孤獨寂寥,
只能夜復一夜的在夜裡,屏息聆聽著虎的一舉一動...
那麼,即使有露絲有再多積蓄,又有何意義?

反倒是最後那不出所料的結局,卻引來了我對芙烈達的同情。

有芙烈達陪伴的露絲,不僅擺脫了許多自己無力處理的生活瑣事,
甚至聯繫上了戀念不捨的初戀情人,重溫了青春愛戀的悸動。
但芙烈達的生命中,一直到最後一刻都只有背叛、謊言,與絕望...

這個故事裡沒有對錯好壞,沒有誰是誰非。
有的,只是濃濃的回憶懷念,與末尾淡淡的寂寥惆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