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個充滿悲傷與謊言的故事。

畢竟,主角是一個不停重覆呢喃著「媽媽」的喪母小女孩,
以及一個沒有人願意面對的真相、一對又一對互相懷疑的伴侶...


瑪麗亞在一座看似很普通的大廈擔任管理人,
她出車禍身亡後,留下一位六歲大的女兒杏兒。

杏兒的未來和她的名字一樣奇妙:
母親留下來一封信,透露出杏兒的生父竟然就住在這座大廈。

住在大廈裡的每一位男人都成為嫌疑人,而沒有一位承認這個事實。 
 大廈的住戶聚集起來召開會議,沒有人願意進行DNA檢驗。
最後,大廈中的五個家庭決定聯手撫養這個小女孩。
瑪麗亞留給寶貝女兒杏兒的信十分真摯動人,
充滿著滿滿的母愛,與對未來的無限希望與夢想。
但,住戶們卻只想著:「三月的那一天,在洗衣房的男人是誰?」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人性好悲哀。
就像故事中那個與名男高音同姓的律師帕華洛帝的反應一樣:

「我覺得那棟大樓的男人們真是卑鄙。
他們沒種到連對妳承認他們沒種驗DNA的勇氣都沒有。」


(當然,女人們也沒好到哪裡去。)

於是,杏兒就這樣被五個家庭共同撫養,
輪流居住在不同的樓層、被不同的「家人」所照顧。

杏兒在這棟住宅中慢慢成長,體驗愛情,尋找父親與真實的自我。
透過杏兒有時快樂、有時甜美卻絕望的眼睛,彷彿打開了燈,
細細地看清這棟大廈裡五個家庭的喜怒哀樂。

無論是二樓的蒂娜、三樓的葛洛夫婦、四樓的保羅&米開朗基羅,
或是五樓的利迪雅跟羅倫佐,還有六樓的巴利拉工程師一家人,
他們都有個也許連自己都沒發現的共通點:「孤單」

因為孤單,蒂娜總是在夜裡和根本不在那兒的親友們聊得興致盎然;
因為孤單,薩姆雷葉愛上了鄰居的女兒、搞砸了他的婚姻;
因為孤單,保羅總是無時無刻不害怕著會失去米開朗基羅;
因為孤單,利迪雅跟羅倫佐整天不斷的不斷的用語言堆砌生活;
因為孤單,看似完美的巴利拉一家,每個人卻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倔強...

在我看來,故事中的每個人,都被孤單所綑綁牽制,
尤其是失去母親、又從來不知生父是誰的杏兒。

因為孤單,杏兒寧可去愛一個,
也許她並不那麼愛、甚至也許並不值得愛,
但卻是「可及的、同類的」愛人。

因為我們是同類,帕洛摩。
儘管我們都有太多個父母,我們仍然很孤單,
孤單到我們必須相愛,這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不會傷害彼此,因為該造成的傷害,
都已經由別人所造成了。


即使書中穿插著的屬於杏兒獨有的禱告詞,
每一段都宛如詩歌般美好而溫柔,但我總卻在裡頭看到太多太多苦痛。

在杏兒的祈禱中,他從來不責怪任何一個人,
卻總是希望自己能夠與「別的什麼」交換身份,
寧願,成為他人家中的燈火。

我必須坦白承認,這本小說其實看得我...非常不舒服。

但,絕對不是因為不好看。
相反的,而是因為書中看似淡然描寫的人生百景,太過真實。
我覺得這樣赤裸裸的人性比任何虐殺、血腥、病態,都更醜惡。

尤其是最後,關於杏兒的生父到底是誰的那一段。

(雖然很想繼續吶喊,但我用盡了所有力氣忍住不要在這邊爆雷,
當下的我到底有多震撼,讀過本書的人一定可以體會...)


原來我的第一印象並沒有錯,這個故事,
自始至終,都充滿悲傷與謊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