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背光的所在》雖然算是《逐光陰陽間》的續作,
但由於全書皆是以許多真實故事組合而成,
即使沒看過前作也完全不影響閱讀...我就是這種讀者XD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自己望不見的黑暗角落…… 

生命的長度可不可以借貸?
發出了病危通知的企業家,能夠再度醒來嗎? 
從小就多才多藝、成績過人的台大高材生,為什麼竟注定瘋癲一輩子? 
當紅女星拍MV 被鬼壓,用錢就可以擺平一切?
 品味出眾的氣質美女卻甘願做小三,都是因為「前世今生」的宿命? 

雖然談的是因果與陰陽,但《逐光陰陽間》與《背光的所在》這兩本書,
談的並不只是怪力亂神的靈異話題、更不是誇張聳動的宗教宣導故事。
姑且不論書中的案例,究竟是不是作者的親身體驗,
我也從來不愛聽、不愛講甚麼長篇大論的禪語,
但,身為一個有輕微敏感體質的讀者,
這本書中有太多段落都讓我點頭如搗蒜,
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心中的認同與酸楚。

我討厭很多人總是把這些事件與鬼片、鬼故事劃上等號;
我討厭很多人總是用「相欠債」當作懦弱、逃避的藉口;
我討厭,總是有人會利用這些黑暗之事,作為滿足私慾的工具。

一般人只熱衷於靈異話題,卻不曾明瞭生命的主人就是自己

雖然書中的故事,情節十分離奇詭異,
甚至有可能被許多人認為是怪力亂神的迷信妄語,
但我希望讀者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不要只是驚嘆於故事的不可思議。

作者試著用這樣的故事指引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人生中的種種,
試著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沒有絕對的黑白是非。

其中尤其令我感慨的,是「滴水穿石」該篇故事中,
砸錢不手軟,以為用錢可以解決一切的王氏母女,
以及逐漸變得貪婪無度,忘恩負義的張太太...

「這裡頭,到底誰可惡、誰可恨、誰可悲、誰可憐?誰可怕?

當我們大力抨擊著他人的腐敗與不道德,
往往卻忽略了自己在這個變化中,所扮演的是甚麼樣的角色。

讀完這本不算厚的書,我的心情卻忍不住沉重起來,
即使過了好多天,書中的一字一句依然在心裡頭持續發酵。
其中,我一定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家明的這段話:

「我絕對相信靈魂輪迴前世今生,
只是我不認為所謂的前世可以被我們當作卸責的藉口或推託的理由。
如果把前世今生當成一種宿命論的觀點,這我無法苟同。

前世並不是宿命,我們可以知命但不需要認命。
所謂知命是明瞭自己先天所受的限制或弱點,
並不是要我們把手放在屁股下面。

前世已經過去,但今世仍在進行中,我們仍有努力開創的機會。」

每當我想起書中的故事,總是會默默提醒自己,
如果不能從每一次事件中學到教訓,不能克服「習性」,
那我們永遠都只能重複著同樣的模式,得到我們並不想要得到的結果。

即使現在我們必須承受之前所種下的因,
只要我們能夠反省、願意改變,
就能夠在領受苦果的同時,為未來種下善因。

不管,你是否跟我(以及作者)有著同樣的宗教信仰,
或者你相不相信靈魂輪迴、無形眾生,
我都認為這本《背光的所在》十分值得一看。

因為,我希望讀完之後,你也能夠跟我一樣學會到:
面對自己的人生,我們永遠都有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