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倒數計時開始。

--

只能說李查德真的很多才多藝(?),
每年一本傑克李奇系列作,
但幾乎每一本都有不同的主題,
而這次的,是「暗網(Dark web)」。

跟本系列一貫明快的肉搏、槍戰場面比起來,
人們追求「安息」的經過,更令我印象深刻。
而結局,更是有著出乎意料的悲傷。

在這系列當中,這本算是跟其它作品不太一樣的。
雖然前半段的劇情一樣乾脆俐落又不乏香豔場景,
甚至令我這個連看好幾本的人覺得似乎有點缺乏新意,
但讀完全書之後,雖然事件算是水落實出了,
但卻沒有以往的暢快,而是多了一點無奈與悲傷。

--


剛開始讀的時候,
我還不太能理解這本書為何如此獲得好評。
畢竟,描寫拒學議題的小說並不算少,
時間差的謎底又如此顯而易見,只是孩子們看不青。

但越是往下讀,越是覺得孩子們的身影,
鮮明生動得幾乎要在身上燙出眼淚來。
被排擠、被抹黑、被誤解、被孤立...
而應該要值得信賴的大人們,又跟那些人沒兩樣。

還好,當伏筆一層層解開,
除了讓人佩服作者的精心安排,
更讓人慶幸的是,在細密的時間軸之下,
藏著的是深深的關懷,以及希望。

活下去,就有機會。
我們必須相信,一切會變得更好。

--


又是一本乍看之下略顯平凡,
讀著讀著卻會猛然被翻轉的精彩小說。

加害者與被害者,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絕對。
她們可能同樣飽受悲傷與自責所苦,
可能同樣有著無法訴說的隱情。

後半主軸轉為落在恐怖情人上頭,
雖然都是「標準流程」,卻依舊令人搖頭嘆息。
原本我以為最精彩的就是第一部結束時的逆轉了,
但看到最後發現一切都不只是意外時,還是驚訝了一下。

但我個人不太喜歡雷在工作與家庭間的掙扎,
總覺得這個男人單純就只是自私而已啊!(怒)
另一方面,這些段落對於整體劇情的「幫助」也不大,
如果減少一些他跟凱特的互動,全書應該會更明快。

--


這本是尼爾蓋曼的自選短篇輯,
其中〈怎麼跟舞會上的女孩搭訕〉
這篇短篇居然被改編成電影?
嗯,看過原著小說的人應該都會覺得微妙,
大概改動幅度很大,延伸劇情不少吧。

照慣例,他的短篇小說集裡頭,
總會有幾篇看不懂,也有幾篇很優秀,
我個人特別喜歡的是〈太陽鳥〉,
〈如何賣龐地橋〉這篇也藏了蠻多有趣的巧思。

最看不懂的是〈二十四隻畫眉鳥事件〉,
畢竟他是源自於台灣人很陌生的鵝媽媽童謠,
加上翻譯問題,即使書末有附上童謠全文,
我也還是無法領略其中奧妙。

不過,就像尼爾蓋曼在此書序中所言:

「短篇集還有個優點:
你不必喜歡書裡所有故事,
即使有哪篇不討你喜歡,
總還有別篇可讀。」

--


第二部,前段步調依然很慢,
主角爵士依然可以為了某件事,
一直反覆糾結糾結掙扎掙扎...
吼,他是天秤座是嘛!!(翻桌)

我實在沒辦法喜歡這系列,
原因還是跟第一部一樣,
前面花太多時間反覆鋪陳,
後段進入精彩結局時又略嫌倉促。

而且更過分的是,這本居然斷在正關鍵處!
安捏讓我想不繼續看第三部都沒有辦法啊>"<

延伸閱讀:
【書蟲】閱讀短評201810-2:

--

本回閱讀短評到此結束,更多書蟲短評請看:【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