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雙書試讀活動,
但經過思考之後,我還是決定將兩本小說分開撰寫試讀文章,
並且在勒卡雷第一本諜報小說《死亡預約》這篇,
將這次的活動主題作一個簡單的說明:


勒卡雷原名大衛‧康威爾,1931年生於英國,
並於1961年,勒卡雷推出他的第一本諜報小說《死亡預約》,
而最新諜報作品《脆弱的真相》於2013問世,中間超過70年!
這次的雙書試讀活動,便是希望像我這樣從未接觸過勒卡雷的讀者,
能夠從「最初與最近」開始,一步步去了解這位諜報小說大師。

不過...身為一個討厭在讀書之前先看序文&作者介紹,
只想要單純享受閱讀小說的樂趣的任性讀者,
我還是單純來分享一下這本《死亡預約》的讀後心得吧!
最近因為試讀活動的關係,
挑戰了許多我平時不太會主動去讀的小說類型,
諜報小說也是其中之一。

大概是我生在太過和平的年代,
總覺得諜報活動高峰時期的歐美世界離我太遙遠,
較難感同身受,讀起來也比較吃力。

不過平心而論,《死亡預約》應該算是很適合初心者的諜報小說了。
沒有太複雜的架構、沒有太多非得要有足夠的歷史知識支撐的背景情節,
甚至連主角史邁利,都是一個太過貼近小老百姓形象的人物。

服務於外交部的芬南遭人發黑函檢舉曾經參與共產黨活動,
史邁利因而奉命約談,以便了解情況。

約談氣氛融洽,史邁利從談話的內容研判芬南沒有嫌疑,
便安撫芬南這只是例行的保防工作,並打算上呈一篇報告,說明芬南是清白的。
豈料,約談的隔天芬南卻自殺身亡,留下遺書聲稱自己的清白被懷疑,前途已毁,無法苟活。

史邁利百思不解──
檢舉芬南的黑函與芬南的遺書使用的顯然是同一臺打字機;
芬南既然已決定自殺,為何當晚還要撥電話給總機,請總機小姐隔天早上八點半叫他?
芬南的妻子似乎刻意隱瞞了一些事情,究竟是什麼?

老實講,我還真沒有看過這麼存在感低下的主角,
從一開始的人生簡介,就被形容成是一隻「灌滿西南風的牛蛙」,
而且,他的名媛老婆在嫁給他兩年後,就跟個古巴賽車手跑了!
接著,故事開始沒多久,史邁利背上就揹了個大黑鍋,
於是這傢伙不但搞得自己失業又失婚,還差點連小命都失了。

就連故事中兩個反派,都比他帥氣耀眼得多。

一個是「年輕、個子高、金髮、冷若冰霜」,
另一個雖然跛腳,卻更是「令人過目難忘、英挺逼人」,
甚至「散發出一種叛逆,一種發號施令的感覺,令人無法視而不見」。

但很奇怪的,也許是作者那泰然自若的述事筆調,
以及一句話背後拐了七八十個彎的嘲諷與幽默,
讓我讀著讀著,漸漸開始為史邁利而傾心。

尤其是連差點喪命都淡然以對的史邁利,
看著瓷娃娃三人組出神,思念著離開的妻子...
一句「她好美」,雖然說的是牧羊女瓷娃,但,卻比什麼都動人。

不僅是故事主人翁平淡得十分超乎尋常,
故事情節的走向也是這樣,淡淡的溫溫的、卻又令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前半段,口吻之優雅淡然,幾乎會讓人忘了這是一本諜報小說,
忘了故事中的人們,面對的是攸關人命生死的大件事兒。

而到故事中段,史邁利整理起整件事情的疑點,
突然又從毫不起眼的情報官,變身成了經驗十足的...推理偵探?
嘿,這個調調與其說是描述諜戰,更接近我偏好的推理故事吧!

就這樣,史邁利總算是順利釐清了一直卡在心頭的謎題,
還自己一個清白....雖然,也留下了些心理創傷。
可是自頭至尾整個故事都太平淡,
即使是誰失手殺了誰,或是誰後悔、誰犯錯,
也通通都太平淡,平淡得幾乎像是一種反諷。

讀完這本《死亡預約》,
我並不覺得自己看了個多糾結、多複雜的外交故事,
卻彷彿看見洞察世事的慧黠雙眼,以及一抹若有似無的苦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