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看過西語文學作品的我,
看到伊莎貝.阿言德被譽為穿裙子的馬奎斯,
還以為這本小說跟《百年孤寂》一樣,
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才能進入狀況,
沒想到才翻開沒多久,就發現它出乎意料的好讀,
幾乎是立刻就深深被伊琳娜給吸引!


 一九三九年,納粹陰影籠罩波蘭,
年幼的阿爾瑪被父母送往美國,
託付給移民舊金山的叔叔與姑姑。

歐洲正值戰火連天,
阿爾瑪與叔叔家的日本園丁幼子福田一命初識,
從此展開兩人糾纏一生的愛戀。 

 無人知曉他們倆的戀情正初萌綻放,
隨之日軍偷襲珍珠港事變爆發,
日裔美人被移居拘留營隔離,
阿爾瑪與一命第一次被迫分開。
接下來數十年,他倆一再重逢、舊情復燃、相愛、被迫分開。
沒人知道他們相愛,直到將近七十年後。
 阿爾瑪在人生晚年搬進一家優渥舒適的養老院,
並雇用年輕的新移民伊琳娜擔任她的私人秘書與看護。

伊琳娜與阿爾瑪的孫子賽斯互相產生好感,
將這對年輕人聯繫在一起的還有阿爾瑪奶奶行蹤飄忽的秘密行程、
每週固定會收到的典雅黃色大信封,
而且奶奶房間內沒有已逝丈夫的相片,
每個相框內都是同一個溫柔、俊秀、彷彿神一樣存在的日本男子。

 伊琳娜與賽斯決心要找出真相:
阿爾瑪與一命如此相愛,為什麼不能在一起?
身體健朗的奶奶為何突然心情大變,
要搬離家族齊聚一堂的豪宅,住進都是陌生人的養老院?

那位大家心知肚明的日本情人從未前來探望過奶奶,
卻每週固定寄來溫柔繾綣的書信。
賽斯的祖父顯然知道阿爾瑪只愛一命,
為什麼他偏偏要娶阿爾瑪,結婚後又縱容阿爾瑪的不倫戀?

賽斯懷疑自己是日本情人的孫子,進而向奶奶追問身世,
因而牽引出埋藏在家族內的多角畸戀,
牽連在這多角關係內的每個人都為他人奉獻出無私的愛,令人心疼落淚。

雖然書名是《阿爾瑪與日本情人》,
但,不只是阿爾瑪與一命之間糾纏多年的戀情,
這本書裡頭處處可見無私而濃烈的愛,
無論是情人之間的愛、家人之間的愛,
或是難以言喻或歸類,卻讓人甘願犧牲的愛。

伊琳娜對雲雀之家的老人們視之若親的照護;
賽斯對伊琳娜耐性十足的等待、守候、陪伴;
無視於種族、階級以及家人反對的惠美和博伊德;
疼愛阿爾瑪勝過自己親生女兒的伊薩克...
當然,還有默默地相愛了數十年的阿爾瑪與一命。

明明在那個時空背景之下,
充滿著戰爭、動亂、苦難與種族歧視,
但書中洋溢著的卻是無比堅定的愛與善,
讓人讀完之後,心頭盡是溫暖與勇氣。

尤其是為了阿爾瑪一肩扛起所有責任的納坦尼爾,
他的善良與勇敢已經到了一個簡直令人不可置信的程度,
在我看來,他給阿爾瑪的才是真正無私的愛,
遠遠超越異性之間的情慾或癡迷。

相較之下,年輕的阿爾瑪真是幼稚又現實。

雖然並非親生,但阿爾瑪徹底是個被寵壞的富家女,
雖然深深愛著一命,但當遇到「麵包與愛情」的抉擇時,
卻因為自知無法過著貧窮的生活而選擇離開一命。
也許,因為沒有經過現實生活的磨損,
她們之間的愛情才能經過數十年仍閃耀如昔,
但我卻真心覺得,納坦尼爾與雷尼的愛,更難能可貴。

全書環繞著阿爾瑪的現在與過去,
反倒是書名中的日本情人:一命,
我們必須從他人口中的描述,
以及一命寫給阿爾瑪的書信片段,
去推敲猜測他真正的想法與形象。

部分篇章的以一命寫給阿爾瑪的書信摘錄作為結尾,
摘錄內容總是恰到好處的呼應了正文情節,
同時也隱晦地補敘了某些後來的故事發展。

這些書信的段落,文字如此優雅而浪漫,
幾乎成為全書中我最喜歡的部分,
而且隨便擷取一段都可以拿來當婚禮祝詞。(笑)

「我們的愛是必然的,阿爾瑪。

在我們剩餘的生命和死後的日子,
我邀請妳在一顆泡沫中經歷我們的愛,
保護愛不受到世界磨損,捍衛它完整無缺。

愛情是不是永恆,端視我們自己。」

《阿爾瑪與日本情人》同時兼具文學經典作品的優美,
以及通俗小說的緊湊劇情和浪漫愛情,
是一本流暢易讀又非常令人著迷的純文學作品,
也難怪伊莎貝.阿言德的作品能夠如此暢銷呀。

雖然我十分不同意阿爾瑪對於「奇幻小說」的看法,
但從伊琳娜沉迷於奇幻小說的描述中看起來...
作者自己應該也讀了不少「荒謬長篇小說」吧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