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中完全沒有提到,我也是讀了之後才發現,
這本原來就是我期待已久的退休警探霍吉斯系列作品,
也是榮獲「愛倫坡獎」的《賓士先生》續作啊!
雖然,霍吉斯系列的故事算是都各自獨立的案件,
還是請大家開始讀這本《誰找到就是誰的》之前,
務必要先看《賓士先生》!看過就再看一遍!(毆)

闔上書,莫瑞斯怒火中燒。
在他最喜歡的《浪子》系列故事的最後,
主角吉米.高德竟然甘心放棄他的冒險生活,
成為一個平凡的父親。
莫瑞斯認為自己遭到背叛,他嚥不下這口氣,
決定去找作者約翰.羅斯史坦理論,
順道看看是否還有其他未出版的作品。
瘋狂書迷和作家在對文學的價值觀上起了爭執,
氣不過的莫瑞斯一槍打穿了羅斯史坦的腦袋,
拿走他所有的錢財,以及最重要的──
保險箱裡一百多本手稿筆記本,
裡頭寫滿至少一本未出版的吉米.高德小說。
莫瑞斯把贓物藏了起來,
但還沒來得及看完手稿,
就因為另一起犯罪鋃鐺入獄。
二十幾年後,男孩彼得從大樹底下挖出一個破舊的大皮箱。
彼得一家因父親在「賓士先生案」失去了雙腿,經濟頓時陷入苦境。
如今,皮箱裡多到嚇人的鈔票讓彼得一家的生活逐漸步上軌道,
而筆記本更讓彼得立志要研究羅斯史坦。
莫瑞斯出獄了。
很快地,他將發現賠上一生換來的那只皮箱消失無蹤。
連最愛的作家都可以痛下毒手的莫瑞斯,
想必不會輕易放過偷走筆記本的人。
誰找到就是誰的。
更具威脅性和報復心的莫瑞斯,
現在要去尋回屬於他的吉米.高德……
這個故事,與其說是瘋狂書迷和作家之間的愛恨情仇,
不如說是,讀者為了真心喜愛的作品,可以有多瘋狂。
因為讓莫瑞斯瘋狂執迷的《浪子》系列故事作者,
早在《誰找到就是誰的》開頭沒多久就已經被爆頭了啊啊啊~
《誰找到就是誰的》這本小說有兩個主角,
我稱之為瘋狂書迷莫瑞斯,以及勇敢男孩彼得。
他們兩人雖然年齡差了幾十歲,但同樣有著不太圓滿的童年,
同樣地瘋狂深愛著《浪子》系列、同樣崇拜吉米‧高德,
也同樣因為約翰‧史坦羅斯,人生徹底改變。
對讀者來說,一個人生命裡有如觸電般的探索就是:
他們是讀者,它們不只能夠讀書,
還會愛上這本書,無可自拔、神魂顛倒。
只要是曾經深深愛上某本書的讀者,
內心深處多少都可以理解莫瑞斯的瘋狂之舉。
我們受不了深愛的角色、深愛的作品「走宗」,
痛恨期待已久的續集變成狗尾續貂之作,
更總是殷殷切切的期盼著,喜愛的作者推出新作。
往往,我們愛作品比愛作者更多
甚至,我們會愛書中的角色,比愛身邊的人更多。
我也好想看看約翰‧史坦羅斯的《浪子》,
看看書中尖酸刻薄、自我厭惡的小混蛋吉米‧高德,
怎樣從一個小混混、變成軍人、變成父親,後來又發生了什麼;
看看那被形容為:下流、有趣,有時又流動性很強的文字,
到底有何魅力,能夠讓莫瑞斯熱愛得陷入瘋狂,不惜犯罪。
對於彼得來說,莫瑞斯的瘋狂格外令人驚恐,
因為他比誰都更了解莫瑞斯渴望讀到後續作品的心情,
因為也許只要一念之差,陷入瘋狂的人就會是他自己。
身為也許內心深處也有那麼點瘋狂偏執的「書迷」,
我覺得史蒂芬金在《誰找到就是誰的》這個故事中,
寫出了和《戰慄遊戲》完全不一樣的驚悚。
《戰慄遊戲》中,是讀者與作家之間的角力,
主角是病態情緒十分明顯的瘋狂追星族,
恐懼來自於「會不會我也會遇到這種瘋子」。
但讀完《誰找到就是誰的》之後,
最令人害怕的,是自己也可能成為莫瑞斯...
除此之外,雖然故事主軸是獨立的,
但本書依然是《賓士先生》的續集!
除了彼得的父親是「賓士先生」一案的受害者以外,
《賓士先生》的主要角色們在書中也有很重的戲份。
包括減肥成功的霍吉斯、離家上大學的傑若米,越來越勇敢的荷莉,
這些人物的登場,讓我有種既懷念、又興奮的感覺。
我還記得《賓士先生》中發生的那些悲劇。
我還記得在那段時間裡,他們有多悲傷、又有多勇敢。
這些心情,沒有讀過《賓士先生》的讀者是絕對無法體會的,
所以這邊我要再度重申:一定要先看《賓士先生》!
就算已經讀過,也最好再讀一遍!!(真心)
因為在《賓士先生》的最後,
病態殺手布雷迪雖然已經是植物人了,
但他的故事還沒結束,還沒。敬請期待。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