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喜歡村上春樹,但對追殺比爾十分沒興趣(誠實)
這本《謀略者》之所以吸引我的目光,
其實是因為「不是圖書館的圖書館」XD
平靜文字下的驚濤佈局,是一曲殺手的輓歌。
他是滿手鮮血的暗殺者,卻是紛亂中最純淨的人。
日本殖民朝鮮以來,「圖書館」已是當時極負盛名的存在,
但它從未有過任何讀者,直到──
來生是個孤兒。
被館長收養後,圖書館便是他的世界。
他在這藏書二十餘萬冊的空間裡成長,偷偷學習認字,卻被發現遭責打。
他每天的任務是等待指令,聽令行事。
因為圖書館從來就不是圖書館,來生也不是個普通少年。
他是「謀略者」底下的暗殺者。
「謀略者」是每個暗殺行動背後的主使,
他們掌握國家最黑暗的一面,法、軍、政皆在其掌控之下。
隨著韓國民主化,選舉制度確立,經濟迅速成長,
暗殺體系愈發蓬勃,使得獨大百年的圖書館遭逢劇變。
各派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
其中最大勢力便是叛離圖書館自立門戶的暗殺者漢子。
在這場權利鬥爭中,來生發現自己成了那顆關鍵棋子,
迎接他的是不再安穩的生活,和連串惡意。
至交好友一個接一個死於非命,家中被安裝炸彈。
同時,他發現了一張「謀略者」暗殺名單。
他的名字就在上面。
他眼前有三條路可以選擇:忠誠,背叛,或死。
但此時,一名女子浮上檯面。
因為這名平凡卻神祕的女子,他選了第四條路──
雖然簡介說它是《追殺比爾》遇上村上春樹的混搭系小說,
但從一開始,我就覺得它更有90年代香港電影的感覺。
嗯,這麼說好了,雖然是韓國小說,但主角來生在我腦海中的形象,
卻一直都是年輕得有些生嫩的梁朝偉(但帥度沒那麼高)這樣XD
原本我以為,以殺手與政治陰謀為主軸的《謀略者》,
會勾起許多對於現今政治權勢鬥爭的既視感,
但出乎意料的,這本小說無論是人物設定還是劇情走向,
雖然殘酷,但同時又具有一種獨特的童話氛圍 ──
雖然是洋溢著濃濃黑色幽默跟苦澀的童話。
作者用平淡緩和的文風,敘述著一個離奇卻又真實的世界,
以及鮮血四溢,卻出奇安靜和平的一則又一則死亡。
甚至是最後的盛大場面,都彷彿是自帶音效的電影,
讓我不知道該覺得荒誕,還是感嘆於其中的真實。
不過,跟跌宕起伏的劇情轉折比起來,
《謀略者》更吸引我的,其實是「人物」。
不只是看似冷漠,內心卻比誰都激烈的主角來生;
或是只讀百科全書的「狗兒們的圖書館」的當家狸貓大爺;
「不喜歡讓人知道她在看哪裡」的圖書館員;
天生如同影子般淡薄、毫無存在感的父子;
表面看來開朗得幾乎有些憨傻,內心卻比誰都更深沉的女子... ...
還有,只在開場出現那麼一會兒,卻讓我印象極深刻的老人與狗。
是那個世界中的人,必須總有些獨特有些怪異嗎?
不,我想,只是作者金彥洙描寫出了存在於平凡人身上的獨特。
另外跟我預期中頗有落差的是,
全書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步調都稱不上緊湊,
而是著重於主角來生的迷茫不知所措,與他身邊的人們。
但更加出乎意料的,我喜歡這些徘徊茫然,
幾乎要勝過最後的那宛如花火般壯烈的復仇。
那些看似有些無厘頭的對話,其實都是對於人生的思索,
關於生與死、觀於善與惡,關於未來與夢想,
但最多的還是關於自己究竟該何去何從的惶惑。
嗯,不用是暗殺者,這種惶惑其實人人都有。
總體來說,這是一本非常令我「意外」的小說。
它讀起來沒有想像中那麼驚險刺激,甚至可稱為平淡,
卻像是主角手中那把友人留下的廚刀般銳利,
足以在讀者心上劃下深深的刻痕。
--